Friday, February 5, 2010

中国人民解放军萧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萧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萧劲光大将
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市人。1920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曾两次赴苏联军事学校学习。1930年12月后历任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军参谋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军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许多战役战斗和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11月被“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诬陷为“罗明路线在军队中的代表”,受到错误处理。在逆境中,他相信党,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忍辱负重为革命工作。遵义会议后,中央纠正了对他的错误处理。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29军军长,1937年初,任红军后方司令部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留守兵团司令员(后兼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在此期间,他遵照古田会议决议精神,组建了留守兵团,率领部队出色地完成了陕甘宁边区的剿匪任务,稳定了边区秩序;打退了日寇数十次进攻,固守了千里河防。他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处理了陕甘宁边区反磨擦斗争中的许多尖锐复杂的问题。他多次做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工作,有效地争取了中间势力。为解决“晋西事变”,他与阎锡山谈判,促使了和平协定的缔结。为了粉碎国民党对边区的封锁,他以身作则,领导部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他还重视研究军事理论,致力于军队正规化建设。他在留守兵团倡导了把战术和技术分开的军事训练方法,开办各种军政训练班、研究班培养干部。他多次在《八路军军政杂志》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他写的《近战战术》被作为军事教材印发,他撰写的《游击战争指导要令》中的一些基本观点,被毛泽东采纳。他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和晋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萧劲光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

萧华上将
萧华(1916-1985),原名萧以僔,江西省兴国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连、营政治委员,第十师30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陕甘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343旅政治委员,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政治委员,115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8月12日在京逝世,终年69岁。

萧克上将
萧克(1908-——),湖南省嘉禾县人。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4师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湖南宜章黄沙堡游击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长、营长,第一纵队参谋长,第12师师长,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31军军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华中军区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部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治委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萧向荣中将
萧向荣(1910-1976),广东省梅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梅县地委秘书,中共东江特委秘书长,闽粤赣省委秘书长,永定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干事、秘书长兼军委直属队总支书记,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统战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军委总政治部统战部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宣传部部长兼《八路军军政杂志》主编,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第15兵团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兵团政治部主任兼广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兵团政治委员,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国防部办公在术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科委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6年3月23日逝世,终年66岁。

萧望东中将
萧望东(1910-1989),江西省吉安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吉安县西区区委书记,红三军第九纵队特务连政治委员,第九师军士队政治委员、军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无线电队政治委员,野战医院政治委员,卫生部政治委员,陕西宜川独立营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抗日先遣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第六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第二师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淮南军区政治委员兼中共淮南区委书记,渤海军区第七师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十兵团政治部主任,苏北军政治委员兼中共苏北区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苏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兼中共江苏省副书记,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济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一九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9年年5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萧新槐中将
萧新槐(1907-1980),原名肖贤怀,又名肖荣新。湖南省宜章县人。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1929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特务营副排长,中央苏区红国学校第四分校队长,中央军委教导师第二队副队长,红九军团第三师九团营长、团代参谋长、团长,红32军第94师师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决死第四纵队训练部部长,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二支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参谋长,第三军分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二旅旅长,独立第七旅旅长,晋察冀军区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20兵团66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山西省军区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0年8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

萧平少将
萧平(1914-1988),河北省定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北平各界抗日救亡联合会党团书记、共青团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北平各界抗日救亡联合会党团书记,共青团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教导队政治指导员,第3军分区随营学校政治专员,第3军分区卫生部政治委员,第3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干部科科长,冀晋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西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后勤部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4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干部部部长,华东军区海军第2舰大队大队长,当时有7艘军舰。1950年,以华东军区海军第2舰大队为基础,组建华东军区海军第7舰队,饶守坤任司令员,张雄任政委,肖平担任舰队参谋长。7月,肖平率领“瑞金”号、“兴国”号炮舰参加嶝泗列岛登陆战斗,肖平指挥“瑞金”号和“兴国”号进抵枸杞山岛海域,向该岛岸上目标射击,掩护步兵登陆,尔后至陈钱山岛,实施直接火力支援,直至攻岛战斗结束。这是第7舰队唯一一次战斗。后在南海舰队担任政治部主任。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全家住在简陋的平房里,肖平无所事事,下中国象棋成为和他人交往的唯一方式,棋艺很高,很多人下不过他。文革后期很少参加政治活动,连粉碎“四人帮”,舰队举行大游行,也未露面,惟独邓小平复出那次,他走在了游行队伍前面。不久,出任海军学院副政委。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8年8月4日因病逝世,终年74岁。

萧前少将
萧前(1916-2001),江西省万安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3军团第5师16团连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红军总部直属队总支书记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央警卫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代大队长等职,率部参加了大生产运动,为保卫、建设和巩固中央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干部团副大队长,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警卫团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总直属队政治部主任兼佳木斯卫戍区政治部主任,合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合江军区东安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7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野战军44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辽沈、平津、渡江、湘赣、广东、衡宝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第44军政治部主任兼粤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华南军区政治部干部管理部副部长,中南军区空军政治部干部管理部部长,武汉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兼干部部部长和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等职,为部队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3月18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

萧森少将
萧森(1914-2004),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6军第9纵队司令部勤务员、通讯员,中共苏区中央局电台报务员军委二局三科一股副股长、股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和攻打长沙、文家市、吉安等战役,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五局三科一股股长、科政治指导员、二科科长、政治训练班副主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二局二处处长兼政治委员。随部队奔赴山西抗日前线,转战太行山区,先后参与了平型关大战和广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南军区司令部二局二副局长、局长、局政治委员。执行过配合绥远、清风店、石家庄、平津、衡宝、海南岛等重大战役的情报保障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某部三部二局副局长,局长、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三部顾问等职。与党委“一班人”一起艰苦创业,奋力开拓,带领部队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尤其是在一系列重大军事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和促进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7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萧锋少将
萧锋(1916-——),江西省泰和县人。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万安农民暴动。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万太县游击队分队长,东固县游击队中队长,太和县游击队二大队大队长,万太独立团团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干事,红1军团1师3团总支书记、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骑兵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3团政治委员,第5团团长,军分区副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警6旅旅长兼第2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第7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第11师师长,第三野战军28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特种纵队副司令员,装甲兵副司令员,解放军装甲兵第一坦克训练基地司令员,第三坦克学校校长、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顾问。一生经历过大小战斗上千次,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金门之战。1949年10月24日至27日,由第28军进行的攻击大金门岛之战,登陆金的9000多名解放军和船工,或壮烈捐躯,血染沙场;或重伤被俘,身陷囹圄,无一幸还。这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三年半中最大的一次损失,是我军战史上十分沉痛的一页。当时萧锋是第28军副军长,因军长生病在后方就医,由他代替军长负责前线指挥,对这次失利负有重大责任。金门之战后,调到华东军区特种纵队任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萧大荃少将
萧大荃(1913-1995),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7师军需处技术书记,红1军团供给部会计,独立1师供给部会计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3团供给处主任,第1军分区供给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3纵供给部部长,第19兵团63军后勤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后勤部部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63军后勤部财务部部长,志愿军财务部副部长,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后勤部副部长兼财务部部长,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后勤部部长,工程兵后勤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8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萧元礼少将
萧元礼(1909-1998),江西省万安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红12军第36师106团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第1师3团政治处主任,第8团政治委员,红15军团教导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70团政训处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770团政治委员,留守兵团军政研究班班主任,延安部队艺术学校政治委员,南下第1支队1大队副政治委员,湘鄂赣军区第1支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21纵队13旅副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旅副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33旅政治委员,第31旅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17军副政治委员,赣东军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24步兵学校政治委员,江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3月21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82岁。

萧友明少将
萧友明(1916-——),原名谢华生,湖南省攸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攸县红军游击队干事,攸县少共县委书记、巡视员,工作团团员,红6军团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719团干事、股长、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绥德警备区组织科副科长、直属政治处主任,八路军南下支队第3大队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359旅特务团政治委员,晋绥野战军1纵独立6旅17团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6师17团政治委员,晋绥军区军政干校大队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2军6师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军6师副政治委员,防空军师政治委员,空军师政治委员,武汉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三机械工业部政治部主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顾问。是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萧文玖少将
萧文玖(1915-2001),江西省吉水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0军副官处勤务员、班长、干事,红3军第9师2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补充1师营政治教导员,教导营政治委员、科长、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攻打吉安的战斗、保卫苏区的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大队政治委员、4团政治委员,平西军分区政治委员,第11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夜袭忻口、原平、崞县、代县等城镇日军的战斗,上、下鹤山战斗,大同至塘沽铁路破袭战,奔袭大台、攻取清泉据点等战斗,收复宛平、房山、涞水、涿鹿等县城的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5旅长,第7旅旅长,察哈尔军区副司令员,北岳军区副司令员兼纵队副司令员,晋中军区副司令员,太原警备区副司令员兼太原市卫戍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张家口、晋中、太原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参谋长,积极请求入朝参战。1953年底从朝鲜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北京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等职。全身心地投入部队工作,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10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萧永正少将
萧永正(1904-1994),湖北省麻城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10师30团副班长、排长、司务长、营部管理员,红30军供给部总务科科长,第88师供给部部长,红30军供给部粮秣科科长,红30军88师264团供给处主任。在鄂豫皖根据地,萧永正和红四方面军名将旷继勋一起,枪林弹雨中度过了几个春秋。红四方面军到达四川通江洪口,张国焘把旷继勋捉了起来,萧永正看见旷继勋长须垢面,走在队伍后面。离开洪口时,萧永正就见不着旷继勋了。他十分惦念这位勇敢无私的指挥员,想方设法打听旷继勋的下落,后来才知道在洪口,张国焘下令用绳子将旷继勋勒死,弃尸野外。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7大队供给股股长,第2分校供给处副主任,晋察冀军区供给处副科长,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供给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教导师供给部部长,第20兵团后勤部副部长、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部长,河北省军区后勤部部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4月18日因病在天津逝世,终年90岁。

萧永银少将
萧永银(1917-2002),河南省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1师33团勤务员、班长、司号长,第30军军部交通队排长,西路军总指挥部警卫连排长等职,参加了红军万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连长,385旅第14团营长,第13团副团长,第14团团长,太行军区八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带领军民积极开展反“扫荡”、反磨擦斗争,率部参加百团大战、林南战役、安阳战役、乐南战役和收复沁阳、焦作的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18旅旅长,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副司令员,副军长等职,先后参加了陇海、定陶、巨野、鄄城、豫北、鲁西南、进军大别山、宛东、襄樊、淮海、渡江、成都等战役战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副军长、代军长,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1954年从朝鲜回国后,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战役系。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长,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经常深入部队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为军队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4月29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

萧全夫少将
萧全夫(1916-2005),曾用名萧全福,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安徽金寨县少共区委组织部巡视员,红四方面军总部手枪队排长,营通信参谋,中央军委二局科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政治指导员、队长、大队长,第二分校队长、科长,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教导大队大队长,第4区队区队长,冀热辽军区第17军分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第13旅旅长,独立11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26师师长,第四野战军46军137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2兵团第46军副军长、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志愿军第46军长,回国后,1954年肖全夫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后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党的第十二次、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四、十五、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年2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萧远久少将
萧远久(1902-1962),原名肖桂,湖南省祁阳县人。1902年出生于贫农家庭。1916年在广西军阀部队当勤务兵,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7军警备团当机枪手,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任红7军班长、警卫团排长、军侦察连连长,红3军团5师14团机枪连连长、营长,第4师10团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副团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3团团长,新四军5师13旅38团团长,第13旅副旅长兼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10分校副校长,鄂豫皖湘赣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平型关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辽南军区副司令员兼独立师副师长,辽南军区大连办事处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铁道部队第一副司令员,广州市公安总队总队长,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2年1月23日逝世,终年60岁。

萧志贤少将
萧志贤(1913-2000),河南省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豫南独立第4师经理处总务科管理员、科长,第12团供给处处长,红25军第75师经理处军需科科长,红15军团供给部军需科科长、兵站站长,后勤部部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供给处副处长、689团供给处处长、旅供给部副部长,八路军第2纵队供给部部长。1937年2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满军区兵站部部长,东北野战军后勤部第二分部副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第2分部副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第5分部兼第15兵团后勤部部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海南岛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广东军区后勤部第二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检查局第一副局长,总后勤部驻重庆办事处副主任,诗州军区空军后蔌部副部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9月23日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87岁。著有《回忆鄂豫皖根据地被服厂发展史》、《军需生产史》等回忆录。

萧应棠少将
萧应棠(1914-1980),陕西省长安县人。1929年参加大冶兵暴,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第3师7团排长,瑞金红军学校连长,红军干部团连长,红军大学步兵三科营长,红1军团第1师司令部作战参谋。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涞源支队支队长,第3团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第1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4旅旅长,第8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19兵团65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9兵团军长,宁夏军区副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军长,志愿军副参谋长,回国后,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军长,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0年8月8日逝世,终年66岁。

萧学林少将
萧学林(1911-1964),江西省永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总兵站会计、文书科科长,红军总部队列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调查统计科科长,新四军第4师2团政治委员,师司令部科长,新四军第2师6旅政治部代主任、副主任、师特务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5旅政治部副主任兼13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2师5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7纵19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25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苏中、济南、渡江、上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要塞区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干部部部长。1956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海军系。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海军监察部部长,总参谋部防化学兵部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7月9日逝世,终年53岁。

萧荣昌少将
萧荣昌(1918-——),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无线电队报务员,军委2局报务员。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2局报务训练主任,二局一科研究员、组长、股长,二局三科科长,二局二系副主任,八路军南下支队司令部副科长,中原军区司令部3处副处长,西北军区司令部二局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2局处长,晋绥军区司令部3处处长,西北军区2局政治委员。参加了察绥、太原、扶□、兰州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2局局长,总参谋部三部1局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局长,三部副部长兼后勤部部长,总参谋部三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萧思明少将
萧思明(1915-——),江西省永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9师政治部组织科青年干事,红1军团1师1团参谋、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副营长,晋察冀军区独立1师2团副团长,第7团团长,第3军分区参谋长,第1军分区6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军区参谋长,察哈尔军区平西军分区司令员,北岳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203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西军区代司令员,华北军区干部部副部长,军政治委员。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至1964年,1964年至1965年任河北省军区政治委员,1965年至1972年任新疆军区政治委员,1972年至1975年任武汉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萧选进少将
萧选进(1920-——),安徽省金寨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班长、红28军班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4支队特务营排长,第14团副连长,江北游击纵队1团连长,新四军第2师6旅16团副营长、营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7纵5旅13团团长,第三野战军第25军74师参谋长。参加了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兵团第25军74师副师长、师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4军74师长,参加元山防御作战、平康阵地防御战、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和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历任74师师长,第24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第28军军长,1972年至1985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萧剑飞少将
萧剑飞(1917-1993),江苏省沛县人。1938年入中国人民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秘书、技术科副科长,山东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参谋训练大队副大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满军区司令部作教科科长,辽东军区司令部作教科长,安东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司令部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42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124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第42军副军长,福州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军委办公厅主任,总参谋部测绘局副局长,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南京高级陆军学校校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93年1月16日因病逝世,终年76岁。

萧新春少将
萧新春(1909-1989),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医院6所政治指导员,第4分院总支书记,红6军团第17师50团总支书记,红2军团第4师10团总支书记,军团政治部组织部统计干事,军团组织部副部长,第5师政治部主任,红二方面军第6师16团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直属政治处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直属队政治部副主任,359旅南下支队直属政治处主任,河南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23旅政治委员,第18兵团第60军179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西军区茂县军分区政治委员,川西军区干部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干部部部长,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政治部主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6月27日因病逝世,终年80岁。

萧德国明少将
萧德明(1912-——),河南省新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10师29团副排长、排长,第73师团支部书记,红31军第93师279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政治部组织干事、卫生部政治处主任,385旅第14团政治处主任,第13团政治委员,鄂豫皖湘赣军区鄂东军分区独立团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独立第2旅4团政治委员,鄂豫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湖北军区黄冈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为中原突围和坚持大别山的武装斗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师、27师师政治委员,水利工程部队第3师政治委员、公路工程第1师政治委员,湖南黔阳军分区政治委员,湖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萧旭初少将
萧旭初(1937.3-——),湖南省攸县石羊塘镇洲上田村人。1956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程度。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班长、副排长、营部参谋、团司令部参谋,第164师作战科科长、师司令部参谋长,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师师长,军副军长,1985年8月任广西军区政治委员,1988年4月任广西军区司令员,1990年6月任海南军区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9年2月,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萧旭初作为军司令部领导(时任副军长),战前负责组织部队进行临战训练;战中负责开设军前方指挥所和观察所,及时侦察、收集、整理、上报敌情和部队战况,并直接指挥一线部队作战,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
1988年8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